不當得利構成犯罪嗎(不當得利構成犯罪嗎判幾年)
不當得利會被判刑嗎
法律主觀:
一、 不當得利 會判刑嗎
不當得利屬于民事行為,不會判刑。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有損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當得利的法律事實發(fā)生以后,就在不當得利人與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間產生了一種權利義務關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不應得的利益,不當得利者有義務返還。
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二、盜竊算不算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一方受到利益 ,一方受到損失 ,受利益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沒有合法依據獲得。
比如:甲去銀行取款,點鈔票的點錯了,多給了一萬塊,那么這個一萬塊就是不當得利,應該返還。
盜竊罪 的特征:
1、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的行為。
3、本罪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本罪。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盜竊行為不構成犯罪。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從上述分析來看,盜竊不是不當得利。
三、不當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哪些嗎
不當得利的成立要件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方取得財產利益;一方受有損失;取得利益與所受損失間有因果關系;沒有法律上的根據。
1、一方取得財產利益
一方取得財產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獲得了或增加了財產或利益上的積累。受益人獲得的利益限于財產利益,即可以用金錢價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屬于這里的利益范疇。判斷受益人是否受有財產利益,一般以其擁有的財產或利益和如無與他人之間發(fā)生利益變動所應有的財產或利益總額相比較而決定。凡是財產狀況或利益較以前增加,或者應減少而未減少,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損失的,損益抵銷后剩余有利益的,也為受有利益。
2、財產或利益的消極增加,即因財產或利益本應減少而未減少所得的利益。包括:
(1)債務的減少或消滅。債務人以其總財產為一般債權提供擔保,債務的減少或消滅,使債務人原本應履行債務的負擔減少或解除,對他而言,也是得利。
(2)本應設定的權利負擔未設定。
(3)勞務或物的使用。例如甲依據與乙簽訂的勞動合同為其提供勞務,后該勞動合同因違反勞動法而被宣告無效,乙因甲提供的勞務而受有利益。無合法權利擅自使用他人之物的人也因物的使用而受有利益。
3、一方受有損失
僅僅有一方受有財產上的利益,而未給他人帶來任何損失,不成立不當得利。這里的損失,既包括現有財產或利益的積極減少,也包括應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喪失。
4、利益與損失的因果關系
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損人所受損失間的因果關系,是指受損人的損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損人的損失與受益人的受益,范圍不必相同,受益大于損失,或損失大于受益,均無不可,它只影響受益人返還義務的范圍。并且,受損人所受的損失與受益人所得的利益,其形態(tài)也不必相同。
5、沒有法律上的根據
取得利益致他人損失,之所以成立不當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無法律上的根據。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 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不當得利構成犯罪嗎
法律主觀:
及時返還不構成犯罪,拒不返還可能構成《刑法》第270條規(guī)定的侵占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不當得利定義】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第九百八十六條【善意得利人返還義務免除】得利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存在的,不承擔返還該利益的義務。,第九百八十七條【惡意得利人返還義務】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賠償損失。,第九百八十八條【第三人返還義務】得利人已經將取得的利益無償轉讓給第三人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相應范圍內承擔返還義務。,首先要證明存在不當得利事實,成立要件包括:,(一)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實,使一方的財產總額增加。財產的增加包括積極增加和消極增加。對利益的認定是整個不當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范圍很廣,不僅包括金錢,還有勞務及使用權等權益的增加,如財產利益上負擔的消滅。,(二)他方受損。所謂受損,是指因一定的事實使財產利益的總額減少,既包括積極損失,也包括消極損失。即現有財產利益的減少和應得財產利益的減少。,(三)一方受益與他方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是指他方受損與一方受益之間有變動的關聯性,后者是前者的原因。應當指出的是,這種因果關系的存在不受受益與受損的財產范圍、是否同時發(fā)生以及表現形式的影響。,(四)沒有合法根據。是指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根據,這是認定“不當”的核心內容。我國民法在財產變動上不承認無因性,因此,沒有法律上的根據既包括在取得利益時沒有合法依據也包括事后喪失合法依據。,然后補充一些證據證明具體返還的內容,(一)返還財物的范圍方面。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的返還財物對象僅限于原物及原物所產生的孳息,返還的目的是使所有人恢復其對原物的占有。而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返還的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價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返還目的是將受益人所獲得的一切不當的利益,全部返還受損害的一方當事人,剝奪受益人所獲得的一切不當利益。,(二)是否考慮過錯方面。所有物返還如果適用返還原物請求權,則請求權人無須證明對方是否具有過錯便可以行使其權利;受益人不管是否具有過錯,只要原物還存在,都應當具有返還的義務;如果原物已經不存在,則應付賠償責任。而對于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來說,盡管在責任構成要件上不包括主觀過錯,但在考慮返還的范圍時根據惡意和善意來確定;如果返還義務人取得財產是善意的,返還的范圍只限于現存的財產,對不是由于過錯而滅失的財產可以不承擔責任;如果返還義務人取得的財產出于惡意,則返還義務人應對財產的滅失負賠償責任。,(三)在構成要件方面。返還原物必須以原物依然存在為前提,如果原物已經滅失,返還原物在客觀上已經不可能,所有權人只能要求賠償損失,而不能要求返還原物。但適用不當得利責任,則根據受益人所獲得的利益為標準,不管原物是否存在,只要受益人獲得利益,就應付返還責任。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不當得利罪怎么判罰
法律主觀:
不當得利如果構成刑事犯罪的,是有可能被判刑的。但一般情況下,不當得利屬于民事行為,不會受到刑事處分,也就是說不會判刑的。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有損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 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第九百八十六條 得利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存在的,不承擔返還該利益的義務。
不當得利是犯罪行為嗎
法律主觀:
一、 不當得利 是犯罪嗎
不當得利是否構成犯罪需要根據不當得利的數額進行確定,若不當得利的數額較大則會涉嫌犯罪。
1 、如果數額不大,不當得利者承擔 民事責任 。
根據法律規(guī)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yǎng)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因此,不當得利的人應該承擔民事責任。
2 、如果數額較大,不當得利者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guī)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因此,數額較大,不當得利者承擔刑事責任。
二、不當得利的概念與條件
不當得利是指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
不當得利成立條件包括:
1 、一方取得財產利益
一方取得財產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獲得了或增加了財產或利益上的積累。受益人獲得的利益限于財產利益,即可以用金錢價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屬于這里的利益范疇。判斷受益人是否受有財產利益,一般以其擁有的財產或利益和如無與他人之間發(fā)生利益變動所應有的財產或利益總額相比較而決定。
2 、一方受有損失
僅僅有一方受有財產上的利益,而未給他人帶來任何損失,不成立不當得利。
3 、利益與損失的因果關系
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損人所受損失間的因果關系,是指受損人的損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
4 、沒有法律上的根據
取得利益致他人損失,之所以成立不當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無法律上的根據。無法律上的根據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非指權利或者財產的取得沒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
三、不當得利屬于侵權案件嗎
不當得利案件不是侵權案件。不當得利是受害人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得利返還受損失的人。就是因為不當得利沒有合法依據,所以雖然是既成事實但卻不受到法律保護,受益人應當返還不當得利給受損人。這類權利義務關系就是不當得利之債。而不當得利的獲得人被稱為受益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務人,對該債務負有返還義務,財產受損失的人被稱為受害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權人,享有請求債務人返還債權的權利。不當得利是否構成犯罪需要根據不當得利的數額進行確定,若不當得利的數額較大則會涉嫌犯罪。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不當得利5萬元判幾年
不當得利5萬元不會判刑。
不當得利只是承擔返還的民事責任,不會判刑,一般不當得利是屬于民事糾紛,受損方可以要求不當得利人返還財產,但如果對方一直不返還,且符合侵占罪的構成要件的,需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有損于他人而取得利益。按照民事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不當得利當事人應當予以返還,拒不返還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由法院作出判決。
不當得利不歸還是有可能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中國法律的規(guī)定,拒不返還不當得利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作出判決后,對方應當執(zhí)行人民法院的判決。如果對方拒不執(zhí)行判決書,情節(jié)嚴重的,就可以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
一、不當得利的具體特征
1、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后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二、不當得利不還算犯罪么
不當得利不是犯罪,但如果不當得利者拒不償還者觸犯刑法上的犯罪。
拒不償還不當得利者,則構成刑法上的侵犯財產罪。
這里的不當得利主要有兩種情況。
1、是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返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是將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是指所有人剛剛遺置于某處而忘記攜帶的財物,所有人隨即能夠準確地回憶起財物遺忘的時間、地點,并即去尋索;而拾得者一般也知道失主是誰)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也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guī)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第九百八十五條 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不當得利多少錢可以判刑
法律分析:單純的不當得利就是民事糾紛,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要求返還,但是不屬于刑事犯罪,不判刑。但是如果涉及侵占罪的話,就會根據數額作出刑事處罰。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得到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損害。不當得利是債的發(fā)生依據之一,因為不當得利發(fā)生之債權債務關系稱為不當得利之債。不當得利就是指沒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據,使他人受損而自己取得的利益。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不當得利是否構成犯罪
法律主觀:
不當得利 是民事范疇的概念,一般采取民事途徑解決,可向法院起訴要求返還財產。另外, 刑法 上有 侵占罪 的規(guī)定,(即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案中,如果對方拒不交還的意圖明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告其侵占罪。侵占罪是自訴罪,需本人直接起訴。以上就是關于不當得利是否構成犯罪方面的內容
法律客觀: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不當得利的刑事處罰標準
不當得利的刑事處罰標準,需要根據情節(jié)進行確定。分別是:
1、如果數額較小的情況,不需要承擔責任。數額大的情況下,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3、數額巨大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侵占罪的構成要件包括:
1、侵占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侵占罪;
2、侵占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
3、侵占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4、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綜上所述,不當得利的處罰標準是如果數額較小的情況,不需要承擔責任,只要返回不當得利即可;若是數額較大的情況下,構成侵占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犯此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侵占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不當得利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法律主觀:
不當得利數額較大且拒不退還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涉嫌侵占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